超级大忽悠,白鸭绒不比灰鸭绒更保暖!
摘要:在棉花、羊毛、蚕丝和羽绒这四大类常见的天然保暖材料中,羽绒以其轻柔的质地和优良的保暖性能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如何选择一款称心如意的羽绒服,却总是让人煞费苦心。鹅绒还是鸭绒?白鸭绒还是灰鸭绒?标签上写的充绒量和含绒量是啥意思?这些指标是越多越好吗?
在棉花、羊毛、蚕丝和羽绒这四大类常见的天然保暖材料中,羽绒以其轻柔的质地和优良的保暖性能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如何选择一款称心如意的羽绒服,却总是让人煞费苦心。鹅绒还是鸭绒?白鸭绒还是灰鸭绒?标签上写的充绒量和含绒量是啥意思?这些指标是越多越好吗?
要把这一连串的问题搞清楚,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事儿。今天和你扒一扒包裹在羽绒服里的玄妙和门道。
在羽绒服的标签上,人们通常看到的填充物成分是灰鸭绒或白鸭绒,偶尔也会碰到灰鹅绒或白鹅绒。细心的消费者可能会发现,填充鹅绒的羽绒服大多要比填充鸭绒的更贵,而且,填充白鸭绒的要比灰鸭绒贵。
这时,导购小妹很有可能会告诉你:“鹅绒比鸭绒更保暖,白鸭绒比灰鸭绒更保暖。”
真的是这样吗?
不论是鹅绒还是鸭绒,作为保暖材料,它们最有用的成分其实都是羽绒纤维——来源于水禽动物的天然蛋白质纤维。而羽绒纤维之所以有良好的保暖性能,源于其独特的分叉形态结构带来了高度的蓬松性,从而具有强大的包含静止空气的能力。
简单来说,羽绒制品包含静止空气的能力越大,制品的保暖性能越好。要说这背后的科学道理,是因为空气的热传导系数最低,导热系数越小,材料的保温率也就越高。不同绒源的羽绒纤维,由于家禽种类和生活习性的不同,在形态结构上存在差异。于是,这种形态结构的差异决定了羽绒纤维在保暖性能上的优劣。
出于造价成本的考虑,市面上的羽绒服以填充白鸭绒或灰鸭绒较为常见。那么,商家宣称的“白鸭绒更保暖”是真的吗?其实,这仅仅是由于白鸭绒的产量较少造成的。在我国,羽绒大都产自南方江浙一带,而那里的湖鸭绒几乎都披了一身黑灰毛。要论保暖性,其实两者是一样的。
除了填充物,决定一件羽绒服保暖性能和品质的,还有充绒量、含绒量这两个重要指标,这自然也是消费者购买羽绒服时最看重的参考数据。不过,很多人恐怕不是很了解这两个指标的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这两个指标要结合起来参考才有意义,并非数值越高越好。对于那些含绒量较高的羽绒服,充绒量其实有一个饱和值,此时保温效果达到最佳,若再往里添加羽绒,整体效果反而可能会打折扣。
含绒量高羽绒服按压后很快恢复原状
讲到这里,想必你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起身去看看——自己的羽绒服选对了吗?
在寒冷的冬日,希望轻柔的羽绒,能带给你更多的温暖。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本网站上的内容均是搜索引擎技术搜录所得,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对发布的内容包含所涉及的图片之合法性、准确性、真实性、适用性、安全性等概不负责,也无法负责。不承担用户、任何人士或单位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