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认识干洗溶剂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时间:2024-07-01

摘要:1、溶剂的颜色。

  1、溶剂的颜色。

  良好的溶剂才能保证优良的干洗效果。有些干洗店为了节省成本,干洗溶剂反复使用,回收的溶剂中所含的杂质,如不可溶的污粒、非挥发性的污物和颜料色素含量太高,溶剂颜色偏深。在深色溶剂中干洗衣物,会造成衣物发灰、发黄。因此,在洗涤过程中,溶剂的颜色至少应保持在淡琥珀色(啤酒色),即溶剂的透光度应大于55%,如果干洗浅色衣物,则溶剂的透光度应大于75%。

  2、溶剂的湿度。

  衣物上的污物由干性污垢和湿性污垢组成。干洗溶剂中如果没有一点水分的话,湿性污垢将会原封不动的留在衣物上,因此,为了使干洗后的衣物更干净,干洗溶剂要保持适当的湿度。另外,干洗溶剂保持一定的含水量,对于防止静电,收缩,池底去除水溶性污垢也是十分必要的。

  在促使水溶性污垢可溶方面,干洗剂含水量的多少不是决定因素,相对湿度才是决定性因素,理论上讲,干洗溶剂相对湿度在75%-80%范围内对衣物来讲是安全的,同时对于去除大部分湿性污垢也是有效的。

  3、上浆剂浓度。

  几乎所有植物在生产制作过程中都上了一定量的浆。衣物上浆有干性和湿性两种方法,由于湿性上浆需要用水,容易损坏衣物,因此干洗店大都采用干洗上浆方法。

  干洗店普遍使用的上浆剂是合成树脂,使用时应按生产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按一定比例与干洗溶剂混合,混合比例一般情况下为1%-1.5%。上完浆后,将衣物浸洗、甩干、烘干后即可。

  4、溶剂温度。

  干洗溶剂温度过高和过低,也会影响干洗效果。干洗溶剂的温度过高,会造成衣物褪色,同时还会使溶剂相对湿度提高,造成衣物缩水;温度过低时,会使溶剂的相对湿度下降,造成溶剂洗净度下降。实践证明,四氯乙烯干洗溶剂的温度保持在20℃—32℃时,干洗效果最佳。

  5、溶剂酸值和脂肪酸含量。

  溶剂的酸值形成过程比较复杂,以四氯乙烯为例,洁净的四氯乙烯出厂时的酸值大约在7-8之间。在使用过程中,四氯乙烯在高温(大于150℃)、水分和光的作用下,溶剂酸性增强。干洗溶剂酸性增强会损害衣物,因此若发现四氯乙烯呈酸性后,应立即用适当的碱进行中和,将酸值调整到7-8之间。

  6、脂肪酸是由于衣物中携带的脂肪在溶剂中累积形成的。

  少量的脂肪酸对衣物纤维是有益的,可以防止纤维变得粗糙。但脂肪酸含量太高,就会使干洗后的衣物发灰。脂肪酸含量可以用脂肪酸试剂进行测试,如果脂肪酸含量超标,就要采取措施降低脂肪酸含量,或者更新干洗溶剂。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本网站上的内容均是搜索引擎技术搜录所得,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对发布的内容包含所涉及的图片之合法性、准确性、真实性、适用性、安全性等概不负责,也无法负责。不承担用户、任何人士或单位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