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对于缩水率!你要明白这些…
摘要:无论国际还是国内市场,消费者对服装的尺寸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国际市场,对面料不断提出防缩、优级防缩、超级防缩的特殊要求,对印染企业生产,缩水率是一个困扰。
无论国际还是国内市场,消费者对服装的尺寸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国际市场,对面料不断提出防缩、优级防缩、超级防缩的特殊要求,对印染企业生产,缩水率是一个困扰。
01机械预缩整理
用物理方法减少织物浸水后的收缩以降低缩水的整理过程,又称机械预缩整理。
织物在染整过程中经向受到张力,经向的屈曲波高减小,因而会出现伸长现象。
亲水性纤维织物浸水湿透时,纤维发生溶胀,经、纬纱的直径增加,从而使经纱屈曲波高增大,织物长度缩短,形成缩水。
长度缩短与原来长度的百分比称为缩水率。机械预缩是把织物先经喷蒸汽或喷雾给湿,再施以经向机械挤压,使屈曲波高增大,然后经松式干燥。预缩后的棉布缩水率可以降低到1%以下,并由于纤维、纱线之间的相互挤压和搓动,织物手感的柔软性也会得到改善。毛织物可采用松弛预缩处理,织物经温水浸轧或喷蒸汽后,在松弛状态下缓缓烘干,使织物经、纬向都发生收缩。
02设备分类
橡胶毯预缩机
常用的是三辊式,主要由一定厚度并富有弹性的环状无接缝橡胶毯、喂布辊和表面光滑并可加热的承压辊组成。
橡胶毯保持适当的张力循环运行,经过喂布辊和承压辊之间,两辊对橡胶毯有一轧点P(图2),织物自轧点P进入承压辊和橡胶毯之间,并随之运行。橡胶毯包在喂布辊上时其外弧受到延伸(图2中之A),当橡胶毯经过轧点包于承压辊时,原来延伸的外弧即转变为内弧而收缩(图2中之A');此外,橡胶毯进入轧点P时被压薄而伸长,出轧点后在PS段内自行收缩并逐渐恢复到原来厚度,使织物在橡胶毯和承压辊的紧压下,随着橡胶毯一起收缩而取得预缩效果。三辊预缩机配有给湿、松式烘干装置,可用于棉织物及棉与化纤的混纺织物。
两辊阻滞预缩机
主要由喂布辊、阻滞辊和压板刀组成(图3)。喂布辊表面光滑,运行速度较快。阻滞辊的橡胶表面硬度较低,运行速度较喂布辊稍慢。压板的前端安装在进入两辊轧点的附近处。在预缩过程中,由喂布辊以较快速度将织物喂入,进入轧点时,由于阻滞辊速度较慢以及压板前端的阻力,织物受到挤压而收缩。调节喂布辊与阻滞辊的速度差,或控制压板前端与轧点的间距,就能掌握织物的收缩效果。两辊预缩机与给湿、烘干等装置组合,应用于针织物。织物用附有超喂装置的针板拉幅机进行拉幅时,由于经向松弛超量喂布和纬向施加张力,也可得到经向预缩效果,尤适用于轻薄类织物。
03预缩整理的作用与方法
织物预缩整理的目的是使织物在经纬向预先进行一定量的收缩,藉以降低最终成品的缩水率,满足服装加工的质量要求。机械预缩处理利用可压缩的橡胶毯携载织物进行预缩。当橡胶毯受力而卷曲时,外弧伸长而内弧收缩,如果将其再反向弯曲,则原来伸长的一面变为收缩,而收缩的一面则伸长。预缩处理时,含有一定湿度的织物紧贴橡胶毯运行,经由压缩区,从橡胶毯的外弧转向内弧,即从拉伸部分转入收缩部分,由于织物被橡胶毯与承压滚筒夹持而不允许滑动,随着该橡胶毯的复原收缩而被压缩,从而发生一定的收缩。
通常,织物在扔机前经适当给湿(10%一15%)和加热处理,使纤维变得比较柔软和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也有在给湿前(烧毛整理后)先经轻浆渗透或泡沫上浆、烘筒干燥处理,以加强预缩控制和提高预缩效果。织物经由橡胶毯预缩时,先预烘去除部分水分,出机后再经无张力的毛毯烘燥机进行烘干和烫平,消除压缩时因收缩过多而产生的皱纹,以获得丰满的手感和柔和的光泽。
04预缩整理工艺要点
预缩处理时一定要保持三个稳定,即预缩机车速保持稳定,进入橡胶毯单元的织物回潮率保持稳定,以及橡胶毯单元中承压烘筒的蒸汽压力保持稳定。加工过程中,必须在织物上做缩水率监测标记,检查、核对织物预缩率,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调整,确保缩率稳定。在预缩设备操作过程中,必须加强人员操作管理和设备管理,以防止疵病产生,同时还要掌握疵病的解决方法以减少疵病率。
预缩整理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预缩整理易出现的问题有鱼鳞斑、经向折皱、轧皱、纬斜、落布湿、缩率不足、门幅窄等。
-
鱼鳞斑。由橡胶毯部分老化及织物预缩不匀造成,对已出疵病老化的橡胶或呢毯进行研磨或调换。
-
经向折皱。由于预缩前的织物已经向皱纹或织物进预缩机时经向张力过大造成。在前工序加工中注意防止经向折皱的产生,即预缩时可放松绷布架,减少经向张力,以解决经向折皱问题。
-
轧皱。进布张力太小,布面过松,给布辊左右压力不等,坯布边口太松或两边边口松紧不匀等均可造成轧皱。可调节绷布架增加进布张力,调节进布轧辊保持两边压力均匀一致。
-
纬斜。造成原因有进布位置不正、导布辊不平整、给布辊两边压力不均等。加工时应摆正进布位置,保证导布辊平直,并调节压力,使给布辊两端压力均匀一致。
-
落布湿。由于织物在加工过程中给湿过度造成。故在预缩过程中,要控制好喷雾量及运行车速,可降低车速,以使落布被充分烘干。
-
缩率不足。预缩效果不好,尺寸稳定性差。这是由于承压辊位置太高、承压辊温度太低、给布辊压力不够、进出布张力太大等原因造成的。可适当降低承压辊位置,控制喷雾给湿,提高承压辊汽压,加大给布辊压力,减少进出布张力。
-
门幅窄。由于前工序加工造成预缩前门幅不足,或是预缩时进布张力过大,导致织物经预缩后门幅变窄。在前面各加工工序中要严格按工艺操作,保证来布幅宽符合要求;同时在预缩加工过程中,要注意适当减小进布张力。
缩水率最小的是合成纤维及混纺织品,其次是毛织品、麻织品、棉织品居中,丝织品缩水较大,而最大的是粘胶纤维、人造棉、人造毛类织物。
客观的讲,全棉面料多少都存在着缩水褪色的问题,关键是后面的整理。所以一般家纺的面料都是经过预缩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预缩处理不等于不缩水,而是指缩水率控制在国标3%-4%以内衣料尤其是天然纤维的衣料会缩水。
纤维本身吸水后,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溶胀。通常纤维的溶胀都是各向异性的(锦纶除外),即长度缩短,直径增大。通常把织物下水前后的长度差与其原长的百分比称为缩水率。吸水能力越强,溶胀越剧烈,缩水率越高,织物的尺寸稳定性越差。
织缩率(%)=[纱(丝)线长度-织物长度]/织物长度
织物在下水后,由于纤维本身的溶胀,使织物长度进一步缩短,产生缩水率。织物的织缩率不同,其缩水率的大小就不同。织物本身的组织结构及织造张力不同,其织缩率就不同。织造张力小,织物紧密厚实,织缩率大,织物的缩水率就小;织造张力大,织物就疏松轻薄,织缩率小,织物的缩水率就大。在染整加工中,为了降低织物的缩水率,常采用预缩整理的方式来加大纬密,预先提高织缩率,从而降低织物的缩水率。
-
纤维生长过程的内应力棉纤维在生长过程中,由于随意地在纤维分子间形成氢键并产生相当量的三维网状结构,从而在纤维间产生了内应力。该内应力如不消除或降低,在丝光过程中织物的门幅不易扩开,增大拉幅功率,即使强行扩开,也因存在内应力而容易回缩,半制品或成品的缩水率达不到要求。
-
棉织物加工过程的内应力棉纤维在纺纱、织造过程中,由于机械的拉伸作用,纤维与纤维之间结聚了内因应力,在染整加工过程中,由于机械张力的作用,使织物经向伸长、纬向收缩,这种伸长与收缩导致织物内部积聚了内应力,在水洗、烘燥的过程中释放形成缩水。
-
不同织物的缩水特征织物在加工过程中受到张力的影响,使经纱“拉直”,纬纱“环曲”,这不仅与织物的紧密度有关,而且与织物的组织结构有关。
-
纤维在纺纱时,或纱线在织造及染整时,织物中之纱线纤维受外力作用而伸长或变形,同时纱线纤维及织物结构产生内应力,在静态干松弛状态,或静态湿松弛状态,又或在动态湿松弛状态、全松弛状态下,不同程度内应力之释放,使纱线纤维及织物回复至初始状态。
-
不同的纤维及其织物,其缩水程度都不同,主要取决于其纤维的特性-亲水性纤维的缩水程度较大,例如棉、麻、粘胶等纤维;而疏水性纤维的缩水程度较少,例如合成纤维等。
-
纤维在润湿状态时,因浸液的作用下产生膨化,令纤维直径变大,如在织物上,迫使织物之交织点之纤维曲率半径增加,引致织物长度缩短。例如棉纤维在水的作用下膨化,横截面积增大40~50%,长度增加1~2%,而合成纤维则对热收缩,如沸水收缩等,一般5%左右。
-
纺织纤维受热条件下,纤维的形态及尺寸发生变化及收缩,降温后亦不能回复到初始状态,称为纤维热收缩。而热收缩前与热收缩后的长度百分比称为热收缩率,一般以沸水收缩测试,在100℃沸水中,纤维长度收缩的百分率作表示;亦有用热空气方式,在超过100℃的热空气中测其收缩的百分率,亦有用蒸气方式,在超过100℃的蒸气中测其收缩的百分率。纤维因内部结构及受热温度、时间等不同条件下表现亦不同,例如加工涤纶短纤的沸水收缩率为1%,维纶沸水收缩率为5%,氯纶热空气收缩率为50%。纤维在纺织加工及其织物的尺寸稳定性有著密切的关系,为后工序之设计提供一些依据。
1、原材料
2、密度
3、纱支粗细
4、生产工艺
5、纤维成分
6、织物结构
7、生产加工过程
8、洗涤护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