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水质指标及处理方法!
摘要:锅炉水质指标及处理方法
锅炉水质指标及处理方法
锅炉水质指标
在天然水中通常含有三种杂质:悬浮杂质(泥沙、油污等)、胶体杂质(铁、铝、硅的氢氧化物等)及溶解杂质(溶解气体和溶解盐类等)。
这些杂质可以使锅炉产生水垢和水渣、腐蚀锅炉的金属表面、引起锅炉发泡、汽水共腾、蒸汽带水、污染蒸汽,有时还可使过热器沉盐结垢,造成过热爆管。特别是水垢的形成,不但浪费燃料、损坏受热面,还能破坏水循环,缩短锅炉的使用寿命。
在锅炉中形成水垢的原因是水在加热过程中,某些钙、镁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物质析出,且这些钙、镁盐的溶解度随水温升高而下降,达到饱和度和浓度后析出,锅水不断蒸发浓缩后,难熔盐类形成沉淀。
水质指标是表示水的质量好坏的技术指标,根据用水要求和杂质的特性规定,锅炉用水的水质指标主要有:
悬浮物: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将水过滤分离得到的不溶于水的物质的含量。
含盐量:溶于水中全部盐类的总含量;常用溶解固形物含量。
硬度:水中溶解的钙镁盐的总含量,硬度又有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之分。暂时硬度是水中钙镁的重碳酸盐含量,永久硬度是水中非碳酸盐硬度,包括钙、镁的碳酸盐和氯化物等。
PH值:水中氢离子含量的负对数。
碱度:水中由于离解或水解而使氢氧根浓度增加的物质总含量。
相对碱度:锅水中所含氢氧根碱度与含盐量的比值。
工业中根据硬度将水分为软水(硬度在8度以下的水,每升水中含10mg的氧化钙为1度)、中等硬水(硬度在8~16之间)、硬水(硬度在16~28之间)和超硬水(硬度大于28度)等四类。
水质标准是水质指标要求达到的合格范围,由锅炉蒸发量、工作压力、蒸汽温度、水处理工艺等多方面情况制定。我国《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对水质指标的规定如表1:《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对水质指标的规定
锅炉水处理方法
常用水处理方法有:锅内加药处理和锅外软化处理(沉淀法软化和离子交换法软化)。
锅内水处理常用药剂配方
1.“三钠一胶”法
2.“四钠”法
3. 纯碱法
4. 纯碱一腐殖酸钠法
5. 有机聚磷酸盐 有机聚竣酸盐和纯碱法。
6. 纯碱一栲胶法
7. 有机聚磷酸盐、有机聚起酸盐、腐殖酸钠和纯碱法。
这种方法中的纯碱不仅其本身具有良好的防垢作用,而且还为有机聚竣酸盐和有机聚磷酸盐提供了良好的阻垢条件,腐殖酸做是很好的泥垢调解剂,效果更理想。
锅内水处理常用用量的计算水处理药剂的用量一般需要根据原水的硬度、碱度和锅 水维持的碱度或药剂浓度及锅炉排污率大小等来确定。通常 无机药剂可按化学反应物质的量进行计算 ; 而有机药剂 ( 如栲胶、腐殖酸钠、磷酸盐或竣酸盐等水质稳定剂 ) 则大多按 实验数据或经验用量进行加药。
锅外水处理
1.预处理
2.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