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洗染行业数字化培育评审过半 已有14家企业完成现场培育

作者:北洗协 来源:北洗协 时间:2025-10-31

摘要:2025年10月22日至23日,北京市洗染行业标准规范宣贯项目数字化培育评审工作推进至关键阶段,9家重点企业接续完成现场培育。

2025年10月22日至23日,北京市洗染行业标准规范宣贯项目数字化培育评审工作推进至关键阶段,9家重点企业接续完成现场培育——其中包括北京美邻洗衣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尤萨洗涤设备有限公司、北京三洋干洗有限公司、荣昌耀华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伊尔萨洗染有限公司5家衣物洗涤企业,以及北京天华剑锋保洁有限责任公司、涿州京阳鑫洁洗染服务有限公司、涿州快猴智洗洗涤服务有限公司、北京世纪奥洁清洗服务有限公司4家公纺企业。此次培育聚焦业态差异化特性:美邻洗衣深耕社区便民场景,北京尤萨主打商圈精品服务,北京三洋干洗探索传统工艺与现代模式融合,荣昌耀华以连锁化标准化为优势,为公纺与衣物洗护企业提供针对性数字化转型参考。目前,全行业23家目标培育企业中已有14家完成评审,评审工作已过半,为后续培育推进筑牢实践基础,行业标准化与数字化转型节奏持续加快。

本次培育以两大标准为核心支撑,一是即将发布的地方标准《洗染企业服务质量评价规范》,二是去年底编制完成的团体标准《北京市洗染业洗涤服务成本构成》,通过“现场核验打分+靶向培育指导”模式,推动标准要求落地为企业实际运营能力,助力突破传统人工管理瓶颈。培育现场,由3位及以上高级技师与专职人员组成的专家团队,结合两类企业业态特性,围绕标准开展全维度数字化培育与符合性评判,具体内容如下:

 一、5家衣物洗涤企业培育与评判

(一)服务提供维度

1. 对照《洗染企业服务质量评价规范》,检查衣物洗涤质量是否符合SB/T 10989、皮革类制品洗护是否符合GB/T 22929,判断基础服务是否达标;检查上门收送、窗帘/沙发套拆装、自助收取衣柜等服务质量,评判是否匹配与顾客的约定;检查交付时间是否满足承诺,判断服务效率是否符合标准。

2. 检查是否提供洗涤、熨烫、皮革护理、织补、扦边等必选服务项目,判断能否覆盖差异化场景需求;检查是否签订服务合同、收费是否合理透明、是否有专人负责投诉,评判服务环节可追溯性,判断能否转化为数字化记录模式。

3. 检查是否建立APP、微信小程序、电话热线等智能服务工具,判断能否适配连锁化、社区化业态的数字化服务需求,助力突破传统渠道瓶颈。

(二)服务保障与成本维度

1. 检查服务环境(区域标识、卫生、公示信息)、设备维护记录、人员仪容仪表及持证上岗情况,判断是否符合基础运营标准,能否为数字化转型打牢基础;检查是否建立消费安全监控系统、会员信息管理系统及隐私保护机制,评判投诉电话公示与处理记录完整性,判断风险防控流程能否数字化。

2. 依据《北京市洗染业洗涤服务成本构成》,检查人工、房租、能源、设备折旧、环保、物流等成本项目的占比统计情况,判断是否可通过数字化工具实现成本精准核算,解决人工管理模糊问题。

二、4家公纺企业培育与评判

(一)服务提供维度

1. 对照标准检查公用纺织品清洗是否符合GB/T 35744,涉及医用织物的是否符合WS/T 508、WS/T 653,判断洗涤质量是否达标;检查收发、分拣、消毒、包装、物流运输等流程是否匹配企业规范,评判服务环节可追溯性,判断能否通过数字化记录洗涤次数、返洗率。

2. 检查是否提供收发、清洗、消毒、存储等必选项目,判断能否满足批量服务需求;检查是否签订服务合同、收费是否透明、投诉处理机制是否完善,评判能否搭建线上服务工具,适配批量数字化管理需求。

(二)服务保障与成本维度

1. 检查生产区域是否展示工艺流程与安全规程、是否具备环保资质、是否定期提供洗后织物卫生检测报告,判断资质与检测数据能否数字化存档;检查是否建立服务/生产信息管理系统,评判是否可引入RFID智能芯片实现织物信息可视化追溯,判断能否提升批量管理效率。

2. 检查蒸汽、废水处理、危废物处置等公纺特色成本项目的占比统计情况,判断是否可通过数字化工具优化成本管控;检查环保节能制度、化学危废品管理流程完整性,判断能否推动成本与安全管理数字化,适配规模化运营需求。

培育结束后,专家团队根据现场核验结果,对9家企业的服务与成本指标符合程度进行综合评判,并现场出具评审意见。

此次9家企业顺利完成标准规范化培育,不仅为北京洗染业标准化、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业态适配”的实践样本,更成为行业响应“大力提振消费”首位任务、完善“十四五”生活服务业标准体系的关键一步。从衣物洗护企业的社区服务数字化,到公纺企业的批量管理智能化,培育成果既破解了传统运营中的效率瓶颈,也为消费者权益保障筑牢了透明化防线,为“十五五”时期首都生活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持续为扩大内需、提振消费注入行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