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服的保暖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时间:2020-02-14

摘要:服装是人类保暖的重要工具,但服装本身不会产生热量。在外部气温很低时,体表热量会加速向大气中扩散,这时候就需要穿上更厚的衣服减少、阻碍这种热量的流动。在穿着较厚,衣物也合身的情况下,热量的散发以传导为主,这就要求所穿衣物的热传导性要低,而羽绒服具备了热传导性低的特点。这是由羽绒的特殊结构决定的。

  服装是人类保暖的重要工具,但服装本身不会产生热量。在外部气温很低时,体表热量会加速向大气中扩散,这时候就需要穿上更厚的衣服减少、阻碍这种热量的流动。在穿着较厚,衣物也合身的情况下,热量的散发以传导为主,这就要求所穿衣物的热传导性要低,而羽绒服具备了热传导性低的特点。这是由羽绒的特殊结构决定的。

  羽绒是朵状的结构,类似于蒲公英的种子。每一朵羽绒由绒核和羽丝组成,由绒核中放射出许多微细而纤长的羽丝。羽绒的每根羽丝是由成千上万个微小的鳞片叠加而成。每个鳞片都是中空的,这些微小的孔隙,饱含着大量的静止空气。形成了天然的屏障,使冷热空气不能对流,这就是羽绒保暖的奥秘所在。

  同样保暖效果的服装中羽绒服会更轻更舒适

  羽绒服与同样厚度的普通内衣织物相比,其导热性低0.2-0.5,也就是保暖性高1-4倍。一般来说,制品填充料的密度越高,通过填充料纤维传导而失去的热量也越多。高含绒量的羽绒具有较高的蓬松度,其含有的不流动空气越多,保暖性能也就越好。同时,填充高蓬松度羽绒的羽绒服在同样的厚度下密度较小,使制品在得到同样保暖性的情况下,使用较少的填充料,起到降低制品的重量的作用。这也是羽绒制品具有“轻、软、暖”等特点的原因。

  羽绒服的保暖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1、羽绒服的保暖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

  羽绒服的保暖效果和三个指标有关:充绒量、含绒量、羽绒蓬松度,一般来说,三个指标都高的话,会是很保暖的。现在市面上有很多超轻超薄保暖羽绒服,一般充绒量都比较低,如果说这么低的充绒量还要求保暖效果好的话,那必须是羽绒的蓬松度要很高。

  2、白鸭绒比灰鸭绒暖和,鹅绒比鸭绒要暖和? 

  羽绒服选用白鸭绒和灰鸭绒是根据服装面料颜色深浅来决定,一般来说面料颜色较浅选用白鸭绒,颜色较深则选用灰鸭绒作为填充物。还有部分商家宣称鹅绒填充到羽绒服里面会比鸭绒暖和,实际上鹅绒和鸭绒的保暖性相差无几。

  3、羽绒服上没有充绒量怎么判断羽绒的的好坏?

  用手按压或抓捏羽绒服,如果能迅速恢复说明含绒量高,反之较少。注意回弹性,将蓬松的羽绒服揿一下,松开后迅速回弹并恢复原状的,说明羽绒的蓬松度良好。如含绒量低,掺有一定数量的毛片或粉碎毛的,回弹性就差,拎在手里有沉重感。羽绒制品面、里料应具有防钻绒性能,经拍打发现钻绒的羽绒制品肯定是劣品。

  4、充绒量多少的羽绒服才保暖?

  含绒量与充绒量是决定羽绒服质量的关键,其含绒量一般以70%及以上的为宜,具有一定的蓬松度和轻柔感;充绒量的多少,则涉及羽绒服的保暖程度,应根据自己穿着的需要来确定。 

  高档次羽绒服一般选用90%以上的白鹅绒或90%以上的白鸭绒,真正的90%以上的羽绒服保暖性强,蓬松度又高,羽绒服穿着又轻,又舒适。一般使用含绒量90%羽绒,充绒量230g~320g(根据商品尺寸)的羽绒服才适应在北方零下20度~零下30度左右的环境。

  即便一件羽绒服的含绒量很高,如果羽绒服内填充的羽绒量过少,那么也会影响保暖效果。含绒量只是表明了填充物的成分,光看含绒量这个相对数值是不够的,还要看充绒量这个绝对数值。但也不是充绒量越高越好,充绒量达到一定程度后保暖性就不会发生多大变化,反而增加不少成本,最终转移到消费者身上。